任应秋(1914.7.27~1984.10.17),名鸿宾,字应秋。著名中医学家,中医基础理论暨中医各家学说专家。四川江津人。幼年在祖父督导下遍读儒家《十三经》。后入江津国学专修馆,曾向经学大师廖平请益。17岁入“医学研究社”,师从经方名医刘有余。满师后在 “济世诊脉所”免费诊病。22岁赴(上海)中国医学院读书,抗战爆发后,转读于湖南国医专科学校。1938年返江津悬壶。1941年任江津县中医师公会常务理事,后任中央国医馆江津支馆馆长。1944年创办《中医周刊》。1946年发起并组织“国医砥砺社”,主编《华西医药杂志》。1950年任江津县医务工作者协会副主任。1952年任重庆市卫生局中医进修班教导主任(兼授古典医著课)、市中医学会秘书长等职。1957年8月调北京中医学院任教,历任文献编研组组长、科研办公室主任、各家学说教研室主任、医史教研室主任、中医系主任等职。1962年7月与秦伯未、于道济、陈慎吾、李重人联名写信《对修订中医学院教学计划的几点意见》,上书卫生部党组。1978年晋升教授。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(医学)学科评议组成员、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医药组组员、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副会长及医古文研究会会长、中华医学会医史学会常委等职。是全国政协第五、六届委员,农工民主党第八、九届中央委员。
代表论著:高等医药院校教材《中医各家学说》(第五版主编)、《病机临证分析》、《内经十讲》、《阴阳五行》、《运气学说》等。